2025年7月,电白区人民医院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合作共建的“广东省人民医院粤西医院”迎来一周年里程碑。一年前,谁能想到粤西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专家诊疗?谁能料在县级医院就能完成曾需转诊省城的高难度手术?这场省级医疗资源下沉的改革实践,正将一个个“不可能”变为现实。近日,区新闻中心记者专访省医粤西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肖进,解码合作共建的“粤西样本”。
核心指标跃升:医疗服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数据最有说服力。”肖进院长翻开成绩单,一组组对比数据印证着惊人蜕变。2025年上半年,医院C/D型疑难病例占比达73.58%,较去年同期提升6.99个百分点;四级手术量增至701例次,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攀升至84.50%,同比提高1.53%。门诊量突破26万人次,增幅近10%,这意味着曾经舍近求远赴省城就医的百姓,如今选择留在家门口。
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突破更为显著。创伤中心MDT团队将危重患者死亡率控制在1.5%的低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25年7月,医院顺利通过国家级三级卒中中心评审,20家卫生院完成胸痛单元注册。
“这些数字背后,是患者信任度的质变。”肖进强调,省级专家常驻帮扶打破了“县级医院治不了大病”的固有认知,过去必须转诊省级医院的重症患者,如今在本地就能得到同等水平的救治。
学科突破瓶颈:高难度技术实现“从0到1”跨越
曾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单导管冠脉介入等技术在粤西地区近乎空白,如今已成为省医粤西医院的常规手术——这正是“不可能”变为现实的鲜活注脚。
在省级优势学科的带动下,医院多个学科实现技术破壁。心血管内科王培宁教授团队完成单根导管的冠状动脉造影术+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置入等手术约30例,并推动全区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标准化建设;肾内科成功开展腹膜透析技术,填补电白区域空白;神经外科毛承亮教授团队完成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更是填补了粤西地区脑血运重建领域的技术空白。
“从常规手术到复杂介入,技术壁垒正在被逐一打破。”肖进介绍,神经外科还完成脑肿瘤切除、动脉瘤夹闭等新技术手术多例;妇科刘跃洋博士带领团队开展新技术腹腔镜单孔手术20台及高难度手术4台,2025年7月开展了1例新技术——3D腹腔镜诊疗技术;骨科蒋海博士主刀的20余例韧带重建手术,数量较往年同期增长2倍。胸外科张升博士开展了新技术“流域分析法定位肺结节技术”,目前已完成3例;肝胆胰外科专家黄陕州领衔开展了高难度手术升结肠恶性肿瘤伴出血的结肠癌根治手术1例。这些新技术的成功应用,让县级医院的微创诊疗水平跻身区域前列。
医教研协同:构建可持续发展生态
“县级医院搞不了科研教学”的偏见,也在合作中被彻底打破。临床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样显著,通过引入省级先进教学模式,医院带教老师能力持续增强,2024年10月助理全科医生结业考核通过率达100%,学员满意度较往年提升25%。科研领域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在省医专家指导下,医院已申报省级项目12项、市级项目13项,研究类型从单纯临床观察拓展至基础与临床结合的综合性课题。
“我们不仅要‘引进来’,更要‘学得会’。”肖进表示,医院建立了进修人员成果汇报制度,4名临床医师、5名护理人员从省医进修归来后,已在院内推广多学科联合查房等3项先进模式,让“输血”与“造血”同步发生。
管理效能革命:降本增效惠及民生
“看病贵”曾是百姓就医的痛点,而合作带来的管理革新正让这一难题逐步化解。省医管理团队带来的“开源节流”理念,让医院运营焕发新活力。2025年上半年,医疗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至31.83%,较去年同期增长30.02%;药品与耗材费用占比分别下降至19.12%和17.51%。更显著的变化是患者负担的减轻:门诊次均费用下降14.43%,住院次均费用降幅达24.38%,平均住院日从7.46天缩短至6.97天。
“流程标准化是关键。”肖进解释,通过推行高血压、胆囊炎等常见病的标准化诊疗路径,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既避免了过度医疗,又提高了诊疗效率。一站式服务中心的设立,让患者平均就诊时间缩短40分钟,曾经“排长队、跑断腿”的就医难题已成过去。
分级诊疗落地:五级联动织密健康保障网
“省—市—区—镇—村”五级医疗联动体系的构建,让“优质资源沉不下去”的困境得到破解。医院派出2名心血管专家驻点沙琅镇卫生院,2名技术骨干支援区二院,并组织20名专家每月深入7个乡镇卫生院柔性技术支持。每周由副院长带队到各卫生院开展医联体活动,包括教学查房、胸痛单元建设辅导、联合义诊等,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面走在了前列。
“沙琅镇卫生院即将申报胸痛单元认证,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肖进介绍,通过驻点帮扶+柔性支援的模式,基层卫生院已能开展消化内镜等基础技术,乡镇诊疗能力的提升让“小病不出镇”从口号变为现实。
患者体验升级:在家门口享优质医疗服务
合作带来的改变,在患者身上体现得最为真切,一个个“不可能”的救治案例在这里变为常态。八旬的陈阿公被排尿困难折磨了三个多月,曾以为必须去省城大医院手术,没想到广东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驻点专家范钧泓博士与省医粤西医院泌尿外科谢富彬主任医师组成“黄金搭档”,在高清腔镜设备下精准剥离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一周后拔除尿管,阿公已经可以轻轻松松排尿了。范博士带着医护团队查房时,老人笑着说:“昨晚睡得特别踏实,感觉压在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以前总想着大病得去省城,现在省医专家已经到了咱家门口!”
家住广西玉林陆川县的小林(化名)小朋友突发脑出血陷入昏迷,在当地医院束手无策时,家属得知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毛承亮教授驻点帮扶的消息,跨省求医竟获成功。毛承亮教授通过CTA检查锁定脑动静脉畸形出血,带领团队实施血管内栓塞治疗+脑血肿钻孔引流术,成功挽救生命。这样的复杂病例救治,过去在县级医院几乎难以想象。
4月21日下午,广东省人民医院第二批驻点帮扶专家正式入驻,64个小时后便创造了“不可能”——关节外科蒋海博士为杨女士实施复杂膝关节损伤手术,在4K关节镜精准定位下,将重建误差控制在0.5毫米内,仅用2个数毫米及1个3公分左右的手术切口完成韧带重建与半月板修复。“没想到在家门口能做这么精细的手术!”术后的杨女士难掩激动。
这一个个案例生动诠释了合作成效,当省级专家来到“家门口”,不仅挽救了生命,更重塑了区域医疗格局。
多维发力促发展,直面挑战向未来
肖进表示,医院发展离不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与茂名市副市长、电白区委书记、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高雪山的全力推动。管理上,平移省、市先进制度并微调落地,规范管理与职工行为;学科建设上,引进17名专家进驻广东省人民医院粤西医院,推动新技术开展,实现部分病种本地治疗零突破;信息化建设在省医指导下推进电子病历四级建设;服务上,评选星级员工、引入6S管理法,提升满意度与县域住院率;同时重视宣传,推动资源下沉至基层。
当前医院同样也面临资金短缺与人才缺乏等方面的困难,但肖进信心坚定:“过去一年我们把一些‘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未来三年,我们要把这些‘可能’做到‘更好’,朝着建成粤西医疗高地的目标迈进,推动电白区整体医疗水平提升,让“大病不出区、小病不出镇”的愿景照进现实,让更多百姓共享医疗改革红利。
文 / 电白区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崔华星 黄春晓
--------------------------------
编辑:晨希
版式:何伟
终审:赖广昭
总监:陈妍
本微信平台部分图片与视频可能源于网络,如涉权属争议,联系即删。
在线开户股票,网上的股票配资怎么样,配资世界门户首页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